发布时间:2021-01-17 14:05:19 阅读量:77969 作者:正豪
马英九“遇袭”事件越演越烈,恐怕与闹事者获轻判有关报纸通知交房。2012年台湾两名“独派”分子向马英九扔鞋和资料袋,而法院认为当天活动未因丢鞋事件而中断,未违反“集会游行法”,判处两人无罪。2013年一名少妇向马英九扔鞋也被裁定无罪。今年7月“太阳花学运”头目之一陈为廷在一次抗议活动中丢鞋砸中苗栗县长刘政鸿,也只是被罚了1万台币,相当于2500港币。当时不少网民叫嚣“我捐1万,再丢一次”。可见,台湾社会对暴力抗议者的宽容,反而助长了这些人闹事的嚣张气焰。
这几年台湾岛内不时传出马英九出席公开活动时遭扔鞋、扔书等极端事件,凸出当地暴力抗争的风气大有蔓延之势,破坏社会文明和理性氛围,这对台湾社会并不是一件好事。
文章摘编如下报纸通知交房:
向马英九扔鞋、扔书的抗议者以及开车冲撞马英九办公楼、寓所的肇事者都各有各的诉求,但不管是要表达何种意见,都不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和牺牲社会秩序。
以违法违纪的暴力抗议方式非但达不到表达诉求的目的,反而对他人造成困扰,甚至会伤及人体,也容易让外界误解台湾是一个不讲道理、不讲礼貌的社会。不论个人有多大的冤情、不满、委曲,都应寻求合法、理性的途径去解决,唯有如此才可构建文明、理性的社会风气。
200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在举行记者会时,遭记者丢鞋砸中,该记者因此入狱1年。相较之下,台湾地区对抗议者可就显得“宽宏大量”了,只是这样的后果便是未能起到阻吓作用,于是部分对社会不满的人士有样学样,以暴力手段表达诉求,引起社会注意。虽然近年几起“袭马”事件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但暴力抗争的风气大有蔓延之势,这对台湾社会并不是一件好事。
台湾有媒体为马英九抱不平,说“台湾社会已形成一种氛围:马做错的当然是错的,马做对的也是错的。消遣马英九变成当下政治消费的时尚。”台媒的评论可谓一语中的。平心而论,马当局处理岛内事务的手法虽然引起争议,但它改善两岸关系的成绩有目共睹,岛内各界应客观看待。而马当局也应在经济领域再下功夫,让基层民众享受到经济成果,才可化解台湾社会的怨气。(朱穗怡)
文章称,蒙代尔当日出席香港理工大学建校75周年会议,就“世界经济及汇率制度风险因素”发表专题演讲。他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几大问题,譬如没有统一计价单位、没有通货稳定之“锚”、主要汇率大幅波动和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等。
反对的声音有日益偏激的现象,例如宣称“宁可(台湾)边缘化,不要中国化”;指控当局推动服贸协议、两岸货物贸易协议、自由贸易示范区,是“一中市场三部曲”报纸通知交房。按照此种论调,就是为了抵制发展两岸经贸关系、阻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而宁愿选择台湾在区域经济整合中被各方排除在外,这实在令人惊骇。
社会上有个“三公”费接近9000亿元的说法。数字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在广州住了一年后,我却倾向认为这个数字是有依据的。我顾住家附近的按摩中心时,按摩师总对我不拿发票的习惯感到不理解,因为他们的客人大多来自周围的政府部门,大家都要发票报账,为何我这么傻,自己掏腰包;至于公家车,公务员只要做到较高的层级,很多都能享用自己的轿车和司机,此外,各地方政府的公家车队伍都相当庞大。
其实,早在民进党执政的后期,当时的台湾“陆委会”、“教育部”等部门也已朝着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方向发展,不过开放幅度没有国民党重新执政后那么大。
上一篇: 台媒:推动两岸交流 邓丽君点明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