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8 16:55:08 阅读量:97203 作者:楷林
继七月二十一日航天员登陆月球四十周年后,七月二十二日又是五百年难得一见的日全食,这几天还真有够天文报纸和宣纸写字区别。据说,长江中下游著名景点的旅馆都客满了,西湖边观日的群众更是挤到爆,大家一齐目睹这奇景,心情都激动万分。大陆与日本电视台还与台湾几所大学联合现场直播,让无法亲眼观看的民众一饱眼福。盛暑时节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毒日”,一反常态地变成了大明星,登上世界舞台。
观赏日全食引起一片风潮,比起过去农业社会,人们对待日食态度已进步很多报纸和宣纸写字区别。然而,像“流年不利”、“今天应该吃素”之类毫无根据的说法仍时有所闻,可见很多人骨子里还是相当迷信。由此不禁怀疑,到底这场日食热的意义有多大。如果不能从日食现象进一步思考更深刻的问题,那么它与看一场绚烂的烟火秀或变化多端的魔术表演又有什么差别?
文章摘录如下:
台湾虽然只能看到约百分之八十,但也够稀奇了。九点多钟,当太阳已被遮蔽一半以上时,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已无心工作,纷纷冲到窗户边,拿起相机抢着拍照,即使看得眼冒金星也在所不惜。听说,许多学校特别安排返校,让学生一起观赏日食,放假在家的儿子还为此羡慕不已。
比起过去农业社会,人们对待日食的态度已经进步很多了。除了极少数落后地区以外,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太阳被月亮遮住,而不再心生恐惧,或敲起锅碗瓢盆要赶走“天狗”,或预言要起大灾变等等。无论如何,像“流年不利”、“今天应该吃素”之类毫无根据的说法,仍时有所闻,可见很多人骨子里还是相当迷信,即使日食的时间、地点都可精准预测了,也无法用理性将天象与人事分开看待。
由此我不禁怀疑,到底这场日食热的意义有多大报纸和宣纸写字区别。如果不能从日食现象进一步思考更深刻的问题,那么它与看一场绚烂的烟火秀,或变化多端的魔术表演又有什么差别?
那些安排返校观日的学校固然值得赞赏,但除了让学生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之外,能否在知识上开拓更宽广的领域?历史老师可不可以告诉学生,人类是什么时候,又是如何发现日食、月食是因为三个星体连成一线的?物理或数学老师能不能说明,天文学家是怎么计算的,竟然可以分秒不差地得知日食时间,又知道下一次日食发生的地点?
其实,很多数学与物理知识是从研究天文发展出来的。但是,我们过去所受的科学教育,却往往忽略了发现的过程,以及公式、原理与自然现象的联结。无怪乎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大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得到的知识是死的。夜晚欣赏满天星斗,固然可以体验大自然的美,但观察与思索星象的原理,其趣味绝不下于美感,可惜这种探索的风气仍不普遍。
所以,我基本上要肯定这次的观日热,因为它证明了,大部分的人都保有好奇心。但我也希望,这样的好奇心,能够得到更好的引导,成为热心观察与研究的动力,否则,好奇若仅止于好玩,就太可惜了。(刘新圆)
酷爱阅读的侯孝贤表示,父、母亲分别在他初一、高二时过世,他就像“没人管”的小孩,“若没有看书的习惯,我不会有今天,”侯孝贤非常确信,是阅读安慰了他,文字开启了他的想象力,“没有童年那段阅读的经验,不可能今天拍出这种片子,”他说。
(摘自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第15期 作者:朱一心)民进党中央聘请前“新潮流系”大老吴乃仁回任秘书长。因自己缺乏选战经验而邀请吴乃仁代她操盘的蔡英文,可能将会失算。当年吴乃仁为民进党操盘打了几个大胜仗的优势条件,目前均已流失。蔡英文搬出吴乃仁,未必能挽救得了她须为年底台湾基层选举可能败选而辞职负责的厄运。
这些救援措施在稳定信心、缩小危机范围等方面起到作用,但仍然重在“救”;即使是现在很受欢迎的设立“欧洲货币基金”的构想,仍然旨在蓄水灭火,而不是消灭火源,显然不足以阻止欧元下一次危机的爆发。
“安倍经济学”虽然被批得很厉害,但是“安倍小点心”的热卖也算是给经济做了一点贡献。不过,商家看风向的能力也很强,安倍要是再拿不出什么成绩的话,恐怕“安倍小点心”也将滞销。(蒋丰)
细致观察之后,我们会有所顿悟:在“敌人”当中,唯有中国不仅未对美国的霸权利益构成实在或潜在的挑战,而且事实上成为美国在处理众多国际问题上的一个重要伙伴。
在伊朗甚具影响力的前总统拉夫桑贾尼1月30日呼吁美国总统奥巴马不要模仿布什的伊朗政策。他说:“(奥巴马)说自己会考虑任何选择,包括动武;(奥巴马)说若伊朗想不再受孤立便一定要搁置核计划,都是没用的。”
按照池天河的说法,中国的卫星项目将在何时启动尚不得而知。一旦获得政府批准,卫星会在约两年后发射升空。
美国多名高官频频向伊朗伸出“橄榄枝”,期望双方合作,很可能希望借此应对日益恶化的阿富汗局势。双方在阿富汗拥有共同利益,即遏制塔利班武装。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马伦1月27日表示,伊朗在众多问题上的做法对美国“没有益处”,但“双方(在阿富汗)存在共同利益”,有开展合作的可能。
上一篇: 澳洲网:澳与印尼之争 只是一个面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