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3 19:02:55 阅读量:3560 作者:雨锋
《日本新华侨报》的评论指出,今年,因为中国作家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最大热门之一的传闻出来以后,中国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也陡然提升乡镇府报纸。自奥运会、世博会在中国北京、上海分别举办之后,诺贝尔奖已经成为中国梦寐以求的另一世界成就的峰巅。
日前引发各界热议。但海外华文媒体对此表示,诺贝尔奖,作为西方价值观的一种集中体现,是一把具象化的尺子,中国人与其翘首期盼诺奖青睐,不如踏实做好自己,再自信些。可以相信,中国人创造的成就,会让“诺贝尔奖”自动找上门来的。
美国《侨报》刊出评论说,假如莫言最终问鼎诺奖,已然并非意外。对于莫言这位一向接中国地气的作家来说,诺贝尔文学奖是对其多年来辛苦耕耘的肯定,是世界主流文学(或是西方文学)对其作品的认可,从而能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诺奖完全可以成为他的第二块“高粱地”。但对于中国文学来说,这份诺奖真的能成为救世主么?
文章说,与其翘首期盼诺奖的青睐,不如埋下头来专心做好自己的文学,我们希望莫言得奖,但不仅是为了一个荣誉,一种情结,而是希望一次认可能够帮助中国人超越诺奖,重新回归中国文学的光荣与梦想乡镇府报纸。
法国欧洲时报网日前刊出评论,诺贝尔奖,尤其是非科学类奖项,作为西方价值观的一种集中体现,成了一把具象化的尺子。多少中国人为得不了诺奖而着急,仿佛这一由西方社会主导的奖项,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殊荣一般。
文章说,冷战结束后,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崛起后,诺奖在处理和“老敌人”、“老跟班”的关系时,也总显得有些不适应。莫言与诺贝尔都不那么重要。我们应该看到东西方世界数百年来形成的隔阂正在溶解、变形。在这时,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如再自信些;对于西方来说,不如再宽容些。
文章却认为,中国更应该关注自身的科学技术是否真正进步,生活水平是否真正改善,和平环境是否真正到来,医疗条件是否真正发达,文化教育是否真正普及,经济发展是否真正繁荣乡镇府报纸。当这些成为中国关注的焦点和努力奋斗的目标时,当中国人都将自己岗位上的事情做到最好,可以相信,中国人创造的成就,会让“诺贝尔奖”自动找上门来的。
此外,目前美国虽已在伊拉克战场上抽身,但在阿富汗战场却出现了麻烦。美国原计划在去年就把驻军撤离阿富汗,结果撤来撤去就是撤不出来。这又牵制了美国部分军力。还有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也门乱局出现后所引发的后遗症,也让美国殊觉头疼而悔不当初。
值得注意的是,继日前温家宝总理日前视察广东期间重提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此番《人民日报》的系列评论再次公开强调,“今年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面对日益峻迫的‘发展以后的问题’,面对‘四大危险’与‘四大考验’,我们党所承担的领导责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繁重,这一代领导干部必须有更大的历史担当,考虑的不能只是眼前的平稳发展,更应有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马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