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5 23:33:15 阅读量:366 作者:伟华
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内地学者指出,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贴报纸艺术感。周边是各种矛盾的交汇点,首先中国要把自己周边经营好,另一方面处理好大国关系有利于周边关系,周边很多事情都有大国的因素,尤其美国重返亚太后,周边很多问题与之的联系更加紧密。(欧阳五)
总理李克强就启程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第18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18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0届东亚峰会,并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贴报纸艺术感。对此,香港《明报》24日评论指,习李二人如此密集的连续出访,令外界感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突出的活力。
文章说,结束马来西亚访问后,李克强将“无缝衔接”地于24日到25日出席在内地苏州举行的第4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16+1)。之后,李克强还将接连招待捷克等3国总理访华。据了解,这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将有1位总统、14位总理参会,为历次规模最大。其间,欧盟将作为观察员首次受邀。
“大国是关键”的外交原则贴报纸艺术感
分析称,进入今年第四季度以来,习近平10月下旬访问英国获得圆满成功,而后,克罗地亚总统、荷兰国王、德国总理、法国总统先后到访中国,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逐渐加强,之前的9月份,习近平成功访问美国,朝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迈出了坚实一步。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的一员,其领导人今年下半年先后与另外“四常”——美、俄、英、法4国领导人会面,形成了新的外交旋风。与大国携手合作——“影响有影响力的国家”正是中国外交一个基本点,即“大国是关键”的外交原则。
“全方位,有侧重”,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方针,在携手大国的同时,中国更加重视与周边的关系。
睦邻外交取得进展
该文表示,有迹象表明中国的睦邻外交正取得进展,习近平不久前访问了越南和新加坡,赴菲律宾出席APEC会议,会见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之前,中国与韩国、泰国和缅甸加强了关系,并恢复了与日本的对话。
回归前的澳门治安不靖,黑帮横行;经济不振,民生困顿。回归后十年,澳门面目一新,08年的人均GDP达到3.9万美元,比回归前急升3倍;财政盈余比澳葡政府移交时的20亿大升40倍,为澳门政府还富于民,改善民生提供了稳固的财政基础。澳门现时已实现15年免费义务教育,并逐步发展成集博彩、旅游、娱乐之一身的国际都会。“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十年成绩有目共睹。
去年十一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亦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尽管眷村的物质条件不佳,但越是艰困的环境越能造就出秀逸俊杰,从眷村成长的名人比比皆是,文化界如政论家南方朔、联合报社长胡立台、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董事长高希均、作家苏伟贞、朱天心、袁琼琼等,演艺圈的邓丽君、林青霞、王伟忠、唐从圣等,政界更是不胜枚举,现任“副阁揆”朱立伦、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台北市长郝龙斌、台中市长胡志强、台北县长周锡玮、民进党前新潮流系“立委”段宜康、屏东县副县长钟佳滨等都出身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