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1 21:39:50 阅读量:95129 作者:琪哲
明明有好处却舍弃,这是意志的表现;自己可以做的不准别人做,这是道德的独占最美筑路人专题报纸。如此,“台独”的精神便抗拒了物质,“台独”的道德超越了程序。这不仅是对大陆抗拒,在另一面更包括对美日臣服。无止尽的臣服,是从精神上摆脱大陆的方法,是高昂的代价,是对主体性与能动性的自戕。
能否说台湾今天诸事寸步难行,都是因为“台独”在阻挠?课纲反殖、阿里巴巴、和平协议、陆生人权都要阻挠。“台独”很难具体定义,但从行为上,凡事阻挠自己,颇可作为“台独”佐证。简单说,其内涵就是透过反对自己,让大陆无法掌握。其实,大陆愈开放,“台独”就愈阿Q、愈封闭。
文章摘编如下:
为什么自我否定是“台独”的需要?否定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像在进行一种牺牲,牺牲愈大就显得自己追求的价值愈大。“台独”主张ECFA必须放弃的原因,应是出自这样心理。马云想以外资公司来台设分公司,对台湾制造业与消费者都是好消息,可因为他是大陆人,就被否决,也是这样的心理。
不过,如果其他人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手段来追求他们的目的,岂不表示其他目的也同样神圣?所以,一旦其他人出现类似超越程序的模式,必然特别敏感而激动最美筑路人专题报纸。比如台师大给马云颁发荣誉,遭批评是黑箱作业,但台大颁发“太阳花”领袖荣誉是同样程序,则受赞扬;又如中学课纲调整也被批评是黑箱作业,但先前陈水扁时期的调整程序更为武断,却又理所当然地接受。
鲁迅曾嘲弄这种自我否定式的精神胜利是阿Q精神,认为阿Q精神是必须铲除的中国旧文化,但日本作家竹内好特别羡慕鲁迅透过嘲讽阿Q所反射的不断自我否定,觉得日本缺乏的就是中国式的自我否定勇气。
“台独”以自我否定对付大陆,以阿Q精神奉承美日,承载的是近代中国以降并行的新文化与旧文化。可见,“台独”根深蒂固是近代中国现象,靠着彻底反对自己才能反对大陆。所以,大陆愈开放,“台独”就愈阿Q、愈封闭。(石之瑜)
这次会见向少数媒体包括本报全程开放,历时约一个半小时。外交部长杨洁篪、商务部长陈德铭、财政部长谢旭人以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陪同温家宝会见了63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宾。
应该看到的是,西南交大的这番积极回应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网络上,众多的网友都针对该条新闻进行了积极的评论。绝大多数人认为西南交大此番的学术打假显示了一所大学的勇气与精神,同时更是对于当事人做出的恶劣行为毫不留情的惩处,也完全不顾及其担任西南交大副校长的特殊身份。与一些对本校学术不端行为者百般包庇的高校相比,西南交大不遮丑不护短把黄庆的事全部揭出,不仅没有损害到西南交大的形象,反而让西南交大的名头变得更加响亮,也更具有公信力。
蔡英文强调“坚定承担”,5月她当选党主席后,首先要承担的责任,就是辅选年底的“七合一”选举,如果选不好就要辞职,苏贞昌就可能以退为进最美筑路人专题报纸。小英当上“老大”后,还必须清理狼藉战场,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否则党内的中生代也会把其视为过时“大老”而扬弃。
第三,从“历史问题”的困境中脱身。去年9月29日,以“亲日”著称的前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在《读卖新闻》发表署名文章,批评安倍有关历史问题的某些言论“不经大脑或者是无意中走嘴”。12月26日,安倍参拜靖国神社遭到国际舆论谴责,连美国政府也罕见地表示“失望”。今年1月22日,安倍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现在的日中关系和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似”,也遭到国际舆论的强烈批评。通过公布撞船当时的视频,向詹其雄“索赔”,将国际舆论引向“撞船”之是非,并依此显示日本的所谓“法律依据”,不啻为一种“聪明”的手段。第四,继续打压民主党政权,扩大自民党在日本政坛“一党独大”的优势。
上一篇: 百变风情的意式面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