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7 14:16:24 阅读量:84584 作者:东辉
分析人士指出,度过新年的节点后,土地市场交易火热的局面可能降温。一方面,按照惯例,土地供应往往呈现“前松后紧”的态势,年初往往是土地供应的淡季,而临近年末,为完成全年土地供应计划,地方政府倾向于频繁推出优质地块。进入2015年后,土地交易可能随着供应淡季的到来而降温,叠加春节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在2月可能较明显。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的整体资金状况趋紧,不利于继续大规模拿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10115亿元,同比增长0灌云房产网赶集网.6%,增速比1-10月回落2.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未来房企拿地、投资、新开工等指标可能受到影响。
尽管今年商品房销售一度低迷,但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成交火热。中介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四个一线城市的住宅用地成交价款合计突破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平均价格为1178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55.6%,也创历史新高。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一线城市楼市企稳回升,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的热情还将提高。进入2015年后,随着供地节奏改变,土地市场热度可能有所下降。
大型房企低迷期拿地灌云房产网赶集网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今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共成交住宅用地(住宅和含住宅性质的土地)208宗,土地成交价款3335.7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有望突破3400亿元。从单价来看,截至12月23日,一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价格为1178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约55.6%,创历史新高。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10月以来,住宅市场交易明显升温,迅速带动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整体成交。从市场大周期来看,房地产业正经历一个调整阶段,大型房企实施“低迷期拿地”的策略。在整体市场供大于求、区域分化严重的情况下,房企更加愿意扎堆一线城市,而非在三四线城市深耕,这使得一线城市的土地竞争激烈。
与往年相比,今年一线城市宅地成交的溢价率不高,平均溢价率为26.58%,较去年的41.7%明显下降。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随着土地一级开发成本的提高,一线城市住宅用地的底价不断抬升。北京等城市在土地出让中,采取将保障房地块和商品房地块“捆绑”出让的方式,成本的转嫁使得商品房用地成本更高。
明年初料迎供应淡季
市场人士指出,尽管降息等利好政策出台,但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预计不会在短期内迅速回暖,与之相联系的土地市场也会受到影响灌云房产网赶集网。
高成交、高供应、高楼价的“三高”楼市行情正在形成,市场有望在一个比以往更高的水平上形成新的平衡。此行情的形成和持续,一靠信贷的放宽,二靠由政策利好而引发市场预期的转变,两者缺一不可。正因为如此,在新高位的平衡也是较为脆弱的。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但也有可能摔得越惨。
投资银行摩根大通最新研究报告称,预测中国的房地产紧缩调控政策不会放松,并维持今年全国房价下降5%-10%,部分一线城市降幅可达
本报讯 (记者吴倩)“澳大利亚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海外投资国之一”,在方圆集团主办的澳大利亚投资经济论坛上,澳大利亚JLF集团创始人兼总裁约翰·菲茨杰拉德提醒投资者,由于澳大利亚的房地产市场与中国明显不同,投资者应避免陷入三大误区。
事实上,近期的土地成交溢价率普遍走高,在此前的6月6日,上海土地交易中心迎来共8幅经营用地的集中竞拍,出让面积共19.4万平方米,总起始价21.66亿元。最终,除了当中三幅地块因为仅有1名竞买申请人而底价成交,其余5幅地块的溢价率全超过20%。即使算上3幅底价成交地块,当天土地出让的整体溢价率也高达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