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7 10:45:09 阅读量:3373 作者:昊辉
杨云龙称,现在经街道社区和业委会、物管公司商议,决定先维修好一部电梯,由开发商、物管公司和业主各出点钱,目前正在制定方案南京房产交易流程图。同时要求物管公司交出账目,对大修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看看物管公司是否存在挪用、侵占、乱用等违规行为,待审计完后再作下一步打算。(记者 韩政)
南岸山河大厦两部电梯因损坏至昨日已停运近10天,这次电梯坏了,当业主们要求动用大修基金维修时才知,52万余元大修基金不知什么时候早被物管用光了。
电梯坏了要业主出钱修
山河大厦位于江南大道,修建于1998年,是一栋15层的商住综合楼,整栋大楼仅有两部电梯供百余户居民和商户进出。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山河大厦时,两部电梯已全部停运,业主均从狭窄昏暗的楼梯进出。
大厦业委会副主任李静岳介绍,两部电梯已使用13年,自2009年起,电梯多次出现故障南京房产交易流程图。2010年6月,一部电梯彻底停运,仅剩另一部电梯勉强运行。本月初,因为电梯维保公司合同到期,不愿继续维护。11月21日上午,电梯因不堪重负,损坏停运至今,需要进行彻底大修。
据了解,电梯坏掉后,物管公司曾召集业主开会,要求业主交钱维修。根据电梯公司报价,两部电梯大修至少需17万元,平摊下来,每户要出1000余元。
52万大修基金不知去向
“当初买房时每家都缴纳了大修基金,为何还找业主们分摊维修费用?”在业主们追问下,物管公司告知,当初业主们缴的52万余元大修基金已用完。根据物管公司公布的大修基金账目显示,为了维修大厦的设施设备,从1998年到2009年,共用了62南京房产交易流程图.331万元,物管公司还垫付了十余万元。
“物管使用大修基金业主竟然毫不知情!”李静岳告诉记者,除一笔3000多元的费用有业主们签字确认外,其他均未经业主签字同意。
李静岳拿出自己缴纳的大修基金收据,上面显示,2000年4月,她向开发商重庆山河物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山河公司)的物管公司缴纳了5273.7元大修基金,业主的大修基金一直由开发商的物管公司掌管、支配,直到今年8月,突然换了一家名叫重庆恒昊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恒昊公司)的物管公司,但工作人员还是原班人马。
业委会要物管限期交账
记者从工商信息平台查询,山河公司及其物业公司早在2008年就被吊销执照,而恒昊公司是2006年10月23日注册,山河公司和恒昊公司的法人代表均是游国明。
昨日,游国明告诉记者,52万余元大修基金是开发商代收的,一直未移交给房管部门的专用账户,不管是原来的开发商物管公司还是现在的恒昊公司,均未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一直以来,物管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使用大修基金。”游国明承认,除前年有一笔3000多元开支经业主同意外,其他的均未征得业主同意。
52万余元大修基金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11月23日,业委会要求物管公司在10日内交出账目,接受审计。
街道介入调查
参与处理此事的南坪街道城管科负责人杨云龙介绍,山河大厦业委会是今年3月才成立,大修基金由开发商收取和保管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但物管公司在使用时必须征得2/3以上业主签字同意,如果擅自使用大修基金肯定违规。
会上,双方从产品规划、终端覆盖、联合促销等维度展开,从门店体验升级合作、资源联合的超级品牌日、差异化产品、大数据精准营销、华为易购服务站等5个方面进行了商讨并交换意见。
据悉,听证结束后将进入行政强制拆迁程序,市政府将作出《责成强制拆迁通知书》,由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依法执行强行拆迁。而广州国际生物岛目前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铺开,2009年底,道路和市政基础设施将基本建成,同时标准产业单元大楼也将投入使用,届时生物岛将具备产业企业进驻条件。以某被拆迁房屋为例,其位于生物岛内的被拆迁房屋面积58.95平方米,位于海珠区大塘小区的安置房屋面积83平方米,自愿签约与强制拆迁比较,被拆迁人利益相差约9.2万元。
问:还是符合某些条件可以无责违约?比如有解读说,这次限购政策重点在“限贷”,如果是“限购”,那法律上可以算合约无效,“限贷”就需要证明你的财力的确无法担负贷款,才能算合作无效。
上周六一夜间4户人家遭了贼,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这幢楼所在的小院里已有近10户人家失窃。
曾经,原木和彩色吧台,是家具流行的主力军。现在,在武汉各大家具城,充满艺术气息的玻璃吧台,开始异军突起。炎炎夏日,满身疲惫回到家中,灯光映衬下的玻璃吧台,像水晶一般流光溢彩,坐上高脚椅,趴在上面感觉清凉。在吧台旁,还可以装一小片玻璃地板,再放上一些鹅卵石,或者摆设一些花草,这样的清凉之风,可是当下最in的家居风格。
“更重要的一点是,认筹也是开发商操控房价的手段。通过提前认筹,开发商能够轻易控制房号,故意制造楼盘热销的假象,从而让购房者产生紧张感,着急出手买房。”该专业人士称,用违规的手段吸引南京城区被限购的市民投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市民,千万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购房还需要谨慎。
尽管太原的短租市场日渐火爆,但由于其性质介于出租房和酒店之间,没有明确的准入标准,缺乏有效的监管。“最怕的就是碰上无赖房客。”从事短租业务的李女士对记者坦承,现在九成以上的短租房都与家庭旅馆相差无几,很少有在工商部门注册后正式经营的,并无合法经营身份,这给房主和房客都带来很大隐患。一旦出现房客将屋内用品损坏或是房主不退还押金这样的纠纷,就很难得到合理解决。(首席记者 李尚鸿 实习生 阎佳佳)市区共有8处“烂尾楼”,已有4座“烂尾楼”开始“复活”
上一篇: 去年物业服务百强企业营收破千亿